护航 · 知识经济大时代
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整体解决方案策划

上海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案件一审落槌

12
       因认为中国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同款健身器材侵犯自身注册商标,一家外国企业来华将其诉至法院,除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外,还诉请赔偿包括律师费、公证费等在内的经济损失300万元(人民币,下同)。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浦东法院)审理后认为,涉案商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且经过原告及其合作商家的持续使用和广泛宣传,已经能与原告建立唯一对应的关系。被告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涉案商标相同标识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且本案中,被告曾因涉嫌侵害原告其他商标及专利权利而被原告警告,后与原告签署和解协议承诺不再从事侵权活动,却又再次被发现实施涉案侵权行为。被告原样仿冒原告的商标和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售,且产品还存在质量问题,其行为符合《商标法》惩罚性赔偿关于“恶意”和“情节严重”的适用要件,上海浦东法院最终确定了三倍的惩罚性赔偿比例。因侵权获利的三倍已超过300万元,超过原告主张的赔偿金额,遂判决全额支持原告诉请。
       据悉,本案系上海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案件。新《商标法》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根据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侵权获利、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所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上海浦东法院的判决对新《商标法》实施后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适用条件审查、赔偿基数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对同类案件的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资质正规
资质正规过硬 具有丰富从业经验
安全保密
客户资料信息严格保密 安全可靠
明码标价
明码标价性价比高支付安全有保障

金牌服务
一对一服务 服务进度了如指掌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元美路华凯广场B栋1702-1703

服务热线:0769-3893 7887